适用于中低浓度、较大风量VOCs处理及溶剂回收!
1. 技术概要
2. 技术要点
系统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该技术及设备主要在于创新性的实现在低气相浓度且达标的情况下,吸收液液相中吸收量在微气泡络合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吸收能力,从而实现比现有吸收更高的吸收和处理效率、更低的能耗等优点。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VOCs增溶:在吸收液体系中加入复配的表面活性剂,调整体系达到合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在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同时,增加难溶性气体的溶解度,并在液体中形成胶束。
(2)VOCs助溶:难溶性VOCs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VOCs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3)微乳液吸收:微乳液为一种介于溶液和乳化液之间的多相分散体系,由助溶剂、表面活性剂、水或盐水、油等组分在适当配比下自发生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其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增溶作用。整体复配的吸收液与待处理的VOCs成分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共同形成更稳定的热力学体系,达到进一步增溶和液相在气液平衡时容纳更多VOCs成分的目的。
(4)微气泡络合:系统在吸收操作至一定时间(在达到气液相平衡条件之前)后,系统中液体整体进入微气泡发生装置,利用微气泡吸附及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液体整体形成更为稳定的纳米级微气泡结构。VOCs成分被络合至微气泡结构中,不在参与亨利定理的平衡关系,使吸收液重新具备吸收能力。
其设备主要设计和配置要点如下:
3. 技术优势对比分析
本技术主要优势在于安全性高、投资和运行成本适中,可处理聚合性、氯代烃等其他工艺难于处理的物质。与其他工艺对比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