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营各种工业废气治理,擅长树脂吸附、液体吸收、深度氧化及蒸汽脱附、冷凝回收、催化/蓄热燃烧等工艺!

适用于中低浓度、较大风量VOCs处理及溶剂回收!

1745721555819182.png

1. 技术概要

  • 创新结合微乳液气体吸收、纳米微气泡有机物络合、蒸馏冷凝分离技术形成整体系统
  • 适用于中低浓度(100-2000mg/m3)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的处理和回收,如苯乙烯、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四氯乙烯等及其类似成分,人造石加工、玻璃钢制品加工、有机材料及建材生产等以及喷涂、印刷、化工、制药等领域
  • 具有安全性高、适用性强、投资运行成本适中等显著优点,且有机成分的回收再利用可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和额外达成碳减排的目标

2. 技术要点

系统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1745719129633533.png

该技术及设备主要在于创新性的实现在低气相浓度且达标的情况下,吸收液液相中吸收量在微气泡络合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吸收能力,从而实现比现有吸收更高的吸收和处理效率、更低的能耗等优点。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VOCs增溶:在吸收液体系中加入复配的表面活性剂,调整体系达到合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在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同时,增加难溶性气体的溶解度,并在液体中形成胶束。

(2)VOCs助溶:难溶性VOCs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VOCs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3)微乳液吸收:微乳液为一种介于溶液和乳化液之间的多相分散体系,由助溶剂、表面活性剂、水或盐水、油等组分在适当配比下自发生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其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增溶作用。整体复配的吸收液与待处理的VOCs成分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共同形成更稳定的热力学体系,达到进一步增溶和液相在气液平衡时容纳更多VOCs成分的目的。

(4)微气泡络合:系统在吸收操作至一定时间(在达到气液相平衡条件之前)后,系统中液体整体进入微气泡发生装置,利用微气泡吸附及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液体整体形成更为稳定的纳米级微气泡结构。VOCs成分被络合至微气泡结构中,不在参与亨利定理的平衡关系,使吸收液重新具备吸收能力。

其设备主要设计和配置要点如下:

  • 吸收液设计:水基(含水75-80%)、耐250℃高温、消耗小、增溶助溶效果好、整体可生物降解、无毒、无挥发;
  • 填料塔设计:控制空塔风速,按成分配置填料高度,设置液体分布器、再分布器、除雾等结构,满足最小喷淋密度,避免短路、壁流等不利影响;
  • 微气泡发生及络合装置:选择20-40khz超声设备,匹配适当超声强度,对吸收量达到气相达标且与液相达到平衡的吸收液进行微气泡络合;
  • 蒸馏分离设备:对络合和吸收均达到饱和的吸收液进行常压或减压蒸馏设备,配置冷凝及换热设备对蒸馏蒸汽进行降温,降温液化部分进行回收及再利用,不凝气循环进行吸收处理;
  • PLC控制系统:温度、风压、液位传感器,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和控制。

3. 技术优势对比分析

本技术主要优势在于安全性高、投资和运行成本适中,可处理聚合性、氯代烃等其他工艺难于处理的物质。与其他工艺对比分析如下:

1745721833696970.png